搭建创新平台 布局“一带一路” 航天六院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19-03-27     信息来源:中船重工第七一四研究所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2008年航天液体动力重组十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项目,在不断创新和拓展之中,已经铺就了一条产、学、研、销的自立自强之路。在航天六院近期开展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双十佳”评选中,获奖的40个产品集中代表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最新军民融合成果。航天液体动力重组十年来,航天六院由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从十几亿增长到过百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在持续推进液体动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六院围绕军命融合发展,从封闭单一的军工企业属性走向包容的市场主体。从强军兴企走向强国富民,六院始终瞄准社会需求和百姓愿望,积极与市场对接,将高科技含量、高质量保障的液体动力技术有效带入民用产品,走出去引进来,走出了一条具有六院特色的军民融合创新发展道路。
 
    集中核心优势,主攻军民融合两大板块
 
    在严苛的市场竞争之下,六院统筹和强化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技术转化、产业孵化和市场开拓管理,加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目光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以战略规划为牵引,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为核心,加大创新力度,将发展重点领域归核调整到两大板块——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这两个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为推动两大板块发展,六院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扶持重点项目和系统级项目核心装备的研发,并从院层面设立机构,配齐人马,加强管理。同时通过外部资金的积极引进,保证研发顺利推进。
 
    目前,六院瞄准大客户、大项目,为用户提供系统级、一体化解决服务方案。先后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等国内十余家大型企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达成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共赢新局面。2017年至今,两大板块相继取得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性技术突破。
 
    在为西安市量身定制的城市生活垃圾航天热解处理项目中,六院通过火箭发动机复杂流道控制、高性能喷嘴结构设计以及高效换热等技术转化,形成了新一代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可实现二噁英的近零排放。
 
    2017年底,该项目签约并开工奠基,项目首期建设日处理350吨示范线,将为城市垃圾处理无害化处理,提供全新的一体化解决方案。项目从技术研发到公司运营均采取多种创新,将成为航天企业军民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示范工程。
 
    作为与陕煤集团实现军民融合的重大项目依托,该院在国内首次提出并采用背压式汽轮机与有机朗肯(ORC)机组的联合循环技术方案,有效实现了中低温热源梯级利用。2017年底,该院在陕西彬县余热梯级利用示范工程顺利完成168小时连续运行可靠性考核试验。
 
    同时,该院将“十三五”末军转民产值指向240亿元到260亿元,通过“集中核心优势,聚焦两大板块”的发展战略,目前,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已经成为支撑该院液体动力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规模化发展,搭建军民融合创新平台
 
    在打造国内一流产品的同时,六院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在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进程中,也带动了行业的健康持久化、绿色循环化发展。
 
    2018年,该院165所在凤州试验区建立了军民融合特种材料产业园,建成了年产1000吨防黄剂和年产150升点火剂工程化生产能力。该产业园将作为六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点项目,为全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持续推进提供实践创新和示范引领。
 
    未来,氢能将成为绿色环保动能的主流引领。制氢、储氢、运氢、供氢和用氢的整个氢能应用产业链,产业化模式正在逐步清晰。2018年6月,依托氢氧火箭发动机研制经验,以六院北京11所和101所两家单位为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也是我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开发利用平台。
 
    通过该专业平台,六院将深入开展氢能利用规划论证、技术研发、业务拓展、对外交流,并围绕氢能利用领域高端技术装备工程应用,重点开展高效低成本制氢储氢技术、氢液化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能装备检测和安全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加速氢能利用技术发展,为氢能利用产业链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
 
    为更好地发挥创新平台在技术融合和资源共享方面的作用,该院正积极制定开放共享机制,发展其对型号研制、技术创新、军民融合的促进作用,保障各创新平台的高效运行。
 
    同时,该院也基于液体动力先进的技术研发、管理经验和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了适合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产品研发、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与陕西省、西安市建立政策对接、技术孵化的多种平台,促进军民深度融合目标的落实落地。
 
    布局一带一路,军民融合成果走出国门
 
    多年来,六院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始终坚持优势核心技术转化和高端定位。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该院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在涡轮泵、密封、流体控制和精密制造等方面积累的强大技术优势,依托API、ASME等一系列国际认证资质,研发了多种泵及泵系统、特种阀门及控制系统、智能装备、电站装备和壁纸、铜箔、烟机等精密制造生产线等一系列核心装备,多项产品替代国外进口,形成了国内领先的特种装备研发制造和系统集成能力。
 
     该院自主研制生产的高性能铜箔生产成套设备,生产的6微米超薄铜箔成功替代进口。目前,每两台特斯拉汽车,就有一台使用该设备生产的铜箔产品,六院成为国内首家铜箔一体机出口海外的生产供应商,市场覆盖亚洲和欧美等多个国家。
 
    在明星产品叩响国门、走向国际的同时,该院还在去年专门成立外事与国际化合作处,积极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以群体化优势走出国门。该院充分利用中国与白罗斯全面友好合作的有利形势,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积极与白罗斯政府部门开展接洽和访问,推进中白工业园区前期论证和建设。
 
    结合六院在防弹防爆、壁纸印刷、铝箔加工、电子商务平台以及节能环保技术优势,将园区的地理、市场、资源、人才和政策等优势与该院高新技术产品优势有机融合,带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服务业的国际化高速发展。
 
    手握国际一流的核心技术,紧盯市场需求,航天六院用军民融合与创新驱动,让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传统产业。该院副院长周利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六院进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不是与一般企业争利益、争项目、争市场,而是要把自己掌握的航天高新技术转化到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和战略新兴产业中去,创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体现航天人在国民经济中的使命与担当。
 
    未来,六院还将持续对标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和科技创新,让液体动力优势技术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实现产品市场化的同时,有效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国民经济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作者:航天六院思想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