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网站!

Copyright © 2017 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801031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手机:13520378018

邮箱:jmrh@jmrhchina.org.cn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72号院B座2702

扫一扫加微信

快捷服务

  • banner2
  • banner

中国航天科工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创新航天技术应用 深耕智慧产业市场

分类:
平台要闻
来源:
2019/04/29 15:40
浏览量
评论:

 

发布时间:2019-04- 24    信息来源: 中国航天科工

 

4月24日,在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领导作了题为《创新航天技术应用 赋能智慧产业发展》的主旨报告。

 

报告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航天技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产业之间已经架起了桥梁,主要表现在“感、传、知、控、用”五个方面。

 

感是指航天高位置优势,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进行观测,极大地丰富了空间地理信息数据量。传是指航天广袤覆盖能力,能够建立快速、及时的信息传输路径,提供信息流传递基础。知是指借助航天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技术,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发展最迫切的时空位置信息需求。控是指基于系统工程思想、以建模规划和仿真控制为代表的系统工程技术,可作为闭环治理和调控的有效工具。用是指无所不在的通信、导航和遥感信息应用,已从多个维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便利。

 

据介绍,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特别是商业航天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空间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技术体制和手段更加先进,可提供更高维度、更高精度的信息“内容”,以及更加可靠、更大范围的天地“连接”能力,通过层出不穷的航天技术创新应用,将进一步为智慧产业赋能。

 

在商业航天的框架下,航天科工瞄准国际发展前沿,陆续启动实施了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和飞行列车等“五云一车”重大商业航天工程,提供了新一代的空间信息应用能力。

 

报告介绍了“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进展。“飞云工程”2018年完成了高空太阳能无人机的研制,2019年完成了多架次自主飞行验证,取得阶段性成果。“快云工程”现已完成临近空间浮空器缩比样机研制和带飞试验验证。“行云工程”中,“行云试验一号”卫星于2017年发射;“行云二号”卫星计划于2019年发射,并开展示范应用。“虹云工程”技术验证星已于2018年12月成功发射入轨,是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目前在轨稳定运行并开展相关应用测试。“腾云工程”聚焦于研发可重复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飞车工程”是将超声速飞行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结合研制的新一代交通工具,正在积极推进中。

 

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航天推动航天技术发展,赋能智慧产业,而智慧产业是航天科工的重要板块。当前,航天科工聚焦城市、交通、农业、水务、林业、环保等20个重点领域深耕细作,成立了智慧产业联盟、物联网技术中心、智能交通技术中心、智慧农业产业联盟、智慧管网管廊联盟等产学研合作机构,形成了共性、支撑和应用100余项关键技术和近360项重点产品,取得了80余项国家级资质。航天智慧科技城、产业园和产业基地等遍布全国数十个城市,已经初步形成智慧产业发展生态,对智慧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文/赵聪)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