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9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职能整合与功能协同”是集团公司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改变过去某些业务“层层决策,层层把关”,合理切割、科学界定三个层级的管理职能和职责,实现“权责一致、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快速运转、一次决策”。目前,六院的科技创新工作实行院所两级管理,存在部分职能交叉重叠、资源协同不足等问题,因此,科学整合院所两级科技创新管理资源,推行技术中心管理部门与41所预研开发处的“合署办公”机制,以管理创新保障技术创新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六院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效压减层级 提升创新管理效率
目前,院所两级科技创新管理链条偏长,效率偏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任务部署需层层传递,信息衰减严重,任务完成符合度差;二是任务反馈需层层汇报,工作反复决策,任务完成时效性差。
通过推行“合署办公”,能够有效改变科技创新管理“层层决策、层层把关”的决策链条偏长的弊端,极大提升科技创新管理效率。成立合署办公管理组,适当调整组织架构,将技术中心管理部门与41所部分职能有机整合,实现“高效协同、精准运转”。建立议事协调机制,简化工作流程,推动重大事项处理效率提升,实现流程衔接、信息贯通、资源联动、效能倍增。实行项目制管理模式,充分调动项目负责人积极性,提升项目实施全周期效能。
实现垂直穿透 提升专业建设能力
目前,院所两级科技创新管理不系统,专业技术发展统筹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院级管理人员主要关注战略研究和体系规划,对专业发展把握不准确,战略规划缺少支撑;二是所级管理人员主要关注专业体系建设,对战略规划认识不深入,专业建设缺乏活力。
通过推行“合署办公”,能够有效解决战略规划与专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提升专业建设能力。实行全链条创新管理,统筹人员管理与任务安排,增强“战略规划-项目申报-组织实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实现战略研究与项目实施同步推进。管理权限双向延伸,“合署办公”后,管理人员可调动院属各单位资源,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全面整合。设立专业室创新组,实行管理组和研究室双重管理,实现体系规划与专业发展有序衔接。
增强协同功能 提升科技创新绩效
目前,院所两级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存在分散、重复、低效、浪费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创新成果缺乏集成,成果转化率低,存在重复投入、多头申报等现象,统筹不足;二是项目申报资源分散,未形成“全院一盘棋”的合力,协同不足。
通过推行“合署办公”,能够有效突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瓶颈,提升科技创新绩效。建立院级预研项目管理中心,统筹利用科技创新各方资源,帮助院属单位切实发挥优势、改变劣势,高效推进项目申报与实施工作。建设预研项目管理平台和成果共享数据库,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价和监督检查,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科学评价成果转化效果。
2020年既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论证年,科技创新工作压力巨大、挑战颇多,六院将扎实推进集团公司“职能整合与功能协同”重要举措,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切实推行“合署办公”工作机制,为提升六院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六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赵永忠(六院战略规划部部长) 编辑/张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