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网站!

Copyright © 2017 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801031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手机:13520378018

邮箱:jmrh@jmrhchina.org.cn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72号院B座2702

扫一扫加微信

快捷服务

  • banner2
  • banner

【创新最强音】从一知半解到厚积薄发 创新一路高歌

分类:
平台要闻
来源:
2020/07/31 11:22
浏览量
评论: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8日       信息来源: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近期,六院红峡公司捷报频传,多个预先研究项目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立项,批复资金4700余万元。
 
说起这个耀眼的数据,不得不提这支由1名博士、5名硕士组成,成立只有3年,平均年龄不到32岁的先进制造预先研究创新团队。
 
折戟沉沙终不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7年,红峡公司党委决定集中优势兵力成立创新团队,以基础前沿、科研生产瓶颈性难题为导向,全面提升制造技术水平和研制生产能力。同时,公司配套出台相关制度,加大预研项目立项及成果转化奖励力度,优化材料采购流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刚接手时没有思路,毫无头绪,觉得这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韩秀洁坦言,自担任创新团队负责人以来,她没有安心睡过一天觉,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申报项目时如何提高站位获得集团公司及相关部门的“青睐”,是她反复思考的问题。
 
鲁荣说:“那时是最灰暗的一个阶段,每个项目仿佛夜空中的萤火虫,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创新团队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几周的成果,在评审会上一句简单的‘pass’,就付诸东流了,个中的心酸和苦楚,唯有自知。”望着队员铩羽而归,公司主管创新的领导铿锵有力地说道:“攻坚如登山,从来没有坦途。要想看到山顶最美丽的风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领导的鼓励和鞭策让创新团队重振信心,他们坚信创新是推动公司从跟跑到领跑的唯一方法,他们把每一次失败看作“未达预期”,每一次不成功,都使队员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执着。
 
厚积薄发迎曙光
 
 
针对以往项目申报的失利情况,创新团队及时分析症结,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思路,决定从基础抓起,仔细研读各级部门发布的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通过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和查询论文资料,跟踪国内外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借助国家“引智聘专”政策学习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同时,为熟悉高校院所的优势专业和先进技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合作,创新团队经常到高校院所“取经”,在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在办公室专门配备了旅行箱和换洗的衣物,随时做好出差的准备。
 
创新团队每周召开例会,厚厚的会议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每次会议的安排、具体到每人负责的项目、撰写方案时遇到的问题、了解技术时碰到的阻碍以及解决的方式等,并把每项进展情况都用对勾形式标注出来。在涉及零部组件的智能化装配中,大家发现能够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和科技论文中鲜有提及,于是只好借鉴其他行业模式,诸如航空、汽车、电子等。经过潜心钻研和交流对接,创新团队成员眼界逐渐开阔,认知逐步深入,对创新也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技术风险的论证方面,愈发完善,申报的项目也在不同的舞台崭露头角。
 
笑看风云愈从容
 
 
问及项目在申报、答辩、立项、实施、验收全过程中,哪个环节最令人难忘?没想到,创新团队成员竟异口同声回答到“答辩”。答辩,国内相关领域的单位同台竞技,参与答辩的不是技术“大牛”就是行业翘楚,想要在高手如云的舞台上分一杯羹,只能用实力说话。
 
解艳红说:“第一次站在答辩席上,心里没底,脑子里突然一片空白,望着台下被誉为泰山北斗的专家们,两条腿不停地抖动,嘴里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遇到陌生的问题,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因为自己的表现不佳,影响评审结果。”一次,答辩结束后,李静几人回到酒店按照专家提出的要求修改完善方案,打印时却发现携带的打印机硒鼓没墨了,就立即跑上街头购买硒鼓,凌晨3点的北京街道上空无一人,仅有的几个24小时便利店也没有硒鼓售卖,想到明天一早就要按时提交报告,李静硬着头皮鼓起勇气敲响了兄弟单位的房门......
 
创新团队就是这样一次次克服困难、勇于挑战,随着知识储备不断积累,加之与外界的学习交流,现在的创新团队已是信心满满、胸有成竹,凭借挥洒自如的状态、优秀的方案、先进的技术、优势的合作方、合理的经费一次又一次征服了专家。
 
从一知半解到积蓄沉淀,从小试牛刀到持续发力,从偶有斩获到全面突破,创新团队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创新赞歌。他们丝毫不敢停歇,因为他们知道从“制造”到“智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文/于海洋 编辑/董昕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