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网站!

Copyright © 2017 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801031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手机:13520378018

邮箱:jmrh@jmrhchina.org.cn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72号院B座2702

扫一扫加微信

快捷服务

  • banner2
  • banner

碰撞科技之花 2018中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绵举行

分类:
平台要闻
来源:
2018/09/10 12:09
浏览量
评论:
发布日期:2018-09-10信息来源:四川经信
 
    智能制造已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智能制造应用于哪些领域?未来前景如何?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9月8日,由中国通信学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协会、绵阳市政府主办的2018中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绵阳举行。
德国IT领域创新专家、制造公司高管、各类智能应用、智能制造专业人士,智能制造、机器人领域的科学家、行业学者、高校教授,电子、电器、机械、化工等制造企业高管及负责人共计180余人集聚绵阳,共同探讨全球前沿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应用进展、探讨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先进经验、探讨如何迎接智能时代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碰撞智慧,为擦出更多的“科技”之花,峰会还举办了圆桌论坛、中德智能制造重点领域技术发展与技术合作探讨,分享了中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案例、德国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案例等。
 
    行业盘点:
    “中国企业智能制造升级需求大”
 
    “今年对数千家企业进行了智能制造调查,结果显示,整个中国企业对智能制造需求非常旺盛,调查样本之内有70%企业对智能化改造强烈,并且打算付出行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朱敏说,另外有24%企业也表示有意愿,这过程当中相关的企业明显表示智能化的目的减少用工,提高产品质量等等。
智能制造确实可以提高效率,朱敏举例说,富士康是典型3C企业,他们良品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品质风险因子不断累加,如何把风险识别出来,控制住,然后实现企业生产盈利?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他们实际上打通了不同的环节,对产品品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相应质量控制模型,对风险因子及时识别,甚至可以找到某一个工位,某一个人,通过这样智能化,缩短了90%的良品诊断时间。
  
    专家建议:
    “四川工业新动能是推进智能制造”
 
     四川工业新动能在哪里?“推进智能制造”,这是当天参会专家的共识。
    “我认为在未来智能制造中,始终要坚持并联式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国外智能制造起点高,按需依次推进不同应用模式间属于串联式。国内大部分企业需从基础做起,但又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能够同步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呈现并联式。”朱敏提出。
    此外,朱敏还建议说,智能制造是很多新型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面临着大量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难题,可以考虑打造区域主导产业行业创新中心,把这种创新中心结合产学研用各种组织,提供行业整体创新方案,再把不同类型行业中心集结成网,为我国整体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德国是智能制造的强国,有丰富的智能制造经验及成果,对此,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德国北部和东部大区主管Jens  Günter提出,与中国接触后,发现和中国企业有非常多领域可以对接,大部分德国企业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后继无人状态,同时,在德国也有非常严重老龄化问题,所以认为在中德合作关系中,教育领域和职业培训领域可以深入合作,包括在一些直接的手工界领域引进人才。
    对于四川乃至绵阳等城市建设,德国跨学科合作管理研究院信息合作组组长克里斯托弗·汉塞勒也提出建议,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当中,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网联化,比如说交通设施网联化等,对于一个现代化城市来说,数据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数据是无法进行智能制造的,“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系统,需要不断的创新,同时有好的邻里,才能够吸引很多人才来。”
 
    四川发力:
    全省已建在建智能制造工厂155个
 
     “此次中德智能制造高峰论坛的举办,必将对绵阳市智能制造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绵阳市副市长罗宗志表示,绵阳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方案》,努力聚集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速智能应用和改造。
     “智能制造作为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抓手,已日益成为制造业发展大势所趋和核心内容。中国发展智能制造需要持续加强国际交流,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建议,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合作的发展道路。”中国通信学会秘书长张延川表示,近年来,中德两国在制造业创新发展方面达成不少共识,开展了一系列互利合作,形成了智能制造中德合作试点示范项目31项。本次高峰论坛必将有力促进中德企业的合作、交流,实现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总工程师黄灵介绍说,四川是中国的工业大省,自《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以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按照“先进制造强省战略”要求,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坚持“高端引领、智能转型”,不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
    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智能制造工厂(车间)重点项目155个,涵盖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11个领域,总投资达222亿元,其中8个总投资为5.8亿元的智能制造工厂(车间)重点项目已经建成,23个总投资为50.3亿元的智能制造工厂(车间)重点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4.41亿元支持,57个总投资为63.7亿元的智能制造工厂(车间)重点项目获得省级智能制造专项3.276亿元支持,形成了一批带动全省智能制造发展的标杆企业。
    此外,近三年来,我省已培育了普什宁江、普瑞斯、焊研科技、资阳精工机械、三阳永年、真火科技等一批关键技术装备生产企业,长虹智能制造、绵阳鼎鑫、成焊宝玛、四威电子等一批系统集成骨干企业,淞幸科技、成都运达科技、川大智胜、阿泰因等一批核心支撑软件供应企业,引进航天云网、树根互联、数码大方等国内工业互联网知名企业,形成对智能制造相关基础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智能制造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