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网站!

Copyright © 2017 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801031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手机:13520378018

邮箱:jmrh@jmrhchina.org.cn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72号院B座2702

扫一扫加微信

快捷服务

  • banner2
  • banner

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军民融合发展

分类:
平台要闻
来源:
2018/10/09 12:53
浏览量
评论:
 
发布时间:2018-10-08     信息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为加快推进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示范区的功能布局、建设目标及任务分工。(2018年10月07日四川日报) 
 
  众所周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军民融合是系统工程,涉及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也可能就在你我身边,也可能你就是参与者。如何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从政策法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园建设等诸多方面入手理清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指出,要推进军民融合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实施军民融合重大科技攻关,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强化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由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对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出了“三位一体、纵横联动”的功能布局。所谓“三位一体”就是以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绵阳国家高新区、德阳国家高新区为核心,以成都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等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为重点区域,构建覆盖成德绵地区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同体;而“纵横联动”是指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成果转移转化为着力点,打通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的横向通道,以及国家科技成果到地方落地的纵向通道。 
 
  不仅如此,《方案》还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目标及任务分工:到2020年,推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1000项,培育孵化1000家军民融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700亿元等。要围绕“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和军民融合成果转移转化,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企业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体,培育专业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系统和壮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等7个方面,将成德绵打造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一流的以军民融合为引领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示范区建设功能定位,还是目标及任务分工,都为做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提供了根本引领和政策支撑。 
 
  为此,笔者建议,全省各地要以《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示范区的功能布局、建设目标及任务分工为根本引领和政策支撑,做好“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因地制宜地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和特色园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要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做“加法”,加强军地统筹、促进双向转化、拓展领域空间,增强军民两大体系的统一性、协调性和互动性,构建军民统一的科技、产业、人才、设施和信息基础,加快领域拓展步伐。二要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做“减法”,去职能错位、去低效重复、去门槛壁垒,着力破除制约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为军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顺畅流动提供基本条件。三要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做“乘法”,树立新理念、创建新体制、探索新模式、借力新技术、塑造新形态,推动与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机结合,加快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高效落实。四要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做“除法”,优化市场环境、改善政策环境、健全法治环境、完善服务环境、筑牢安全环境,优化军民融合发展生态环境,提高融合发展的效能效率。 
 
  总之,全省各地要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成德绵打造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