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网站!

Copyright © 2017 北京军民融合信息咨询中心                                                                                                                                            京ICP备18010310号-2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手机:13520378018

邮箱:jmrh@jmrhchina.org.cn

联系人:张先生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

北路72号院B座2702

扫一扫加微信

快捷服务

  • banner2
  • banner

跑出军民融合发展的加速度

分类:
平台要闻
来源:
2018/10/15 13:21
浏览量
评论:
 
发布时间:2018-10-15     信息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邓孟 本报记者 邹维荣 中国国防报记者 张蕾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览集中签约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
 
   “签约成功!”第一组上台参加签约的军地双方代表28人,签字、交换合约、握手,随着主持人响亮的宣布声,现场响起热烈掌声。紧接着,11批签约代表依次签约。参加仪式的领导和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果的诞生:176家军地单位当天集中签约154个高技术产品合作项目,总金额超过20亿元。
 
    记者走进与签约仪式现场紧邻的展览区,看到展区分为“先进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和“自主可控”四个部分,共有来自302家单位的1349项展品参展。记者在“新能源”展区,见到了第一个上台签约的济南某企业总经理孔维卿。他激动地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签约后会有更加具体的合作,我们服务国防的路子更加清晰了。”
 
    采访中,记者获悉,此次签约项目中,既有已经成熟的项目,也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的。江苏某公司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展会,此次收获颇丰,共达成4个项目的合作意向,签约对象包括船舶工业、航天科工、一汽等。该公司董事长钱京说:“通过签约,我们和多家单位建立起了合作关系。”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除了民营企业参展,还有很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展位。刚从签约仪式上回来的武汉理工大学代表张帆向记者介绍,此次签约将为学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此好的签约成果,得益于参展前的需求对接活动。”据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科研订购局负责人介绍,今年9月上旬,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和国防科工局在北京集中组织军队装备采购部门、军工集团、国有大型汽车制造厂商等共221家单位,与213家参展单位开展了约2000余场次技术产品需求对接。通过现场对接洽谈和后续协商确认,他们决定在京组织176家单位集中签约154个项目,其中,各军兵种和武警部队所属单位有17家共54项,各军工集团所属单位有47家共79项。
 
    “需求对接活动得到了供需双方的高度认可。”需求单位在短时间内与来自军地多家技术供给方,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对接,为解决技术难点找到了路径。兵器工业集团某科研项目需新型抗爆产品进行试验,深圳某公司的产品正好满足需求,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
 
     据介绍,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今后将继续加强供需对接、找准应用方向、挖掘企业潜力、促成项目合作,推动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让“民参军”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力促进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落地。
 
(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