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2-18 信息来源:贵州省军民结合主管部门
工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8年,贵州省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工作取得喜人成果,“融”出了生命力,“合”出了新动能。
企业:融合应用深入推进
为找到行业发展的“痛点”,融合的“亮点”,梳理并分析出贵州省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情况,省工信厅亲力亲为,下足“苦功夫”,做好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这篇文章。
7月至9月,由省工信厅组成调研组,组织专家分赴贵阳、遵义等9个市州及贵安新区、35家工业企业,采用“实地考察+座谈会+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及发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调研工作,并对企业融合发展工作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
通过调研,省工信厅组织遴选了融合标杆、融合示范项目,并发布调研成果。专家表示,此举将让这些标杆或示范项目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推动贵州省工业转型升级。
调研组和专家在走进企业时欣喜发现,不少企业主要环节把大数据与工业进行了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如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服务化延伸等,这些方面的深度融合使之成为同类企业中的亮丽风景线。其中:
大数据与“研发设计”深度融合,促进了工艺参数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贵州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开槽螺栓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建设仿真设计系统,结合ERP、MES、PLM、在线检测等系统,实现开槽螺栓生产线从产品订单-研发设计-车间排产-产品检测-售后服务的全数据打通,产品的数字化仿真设计实现了设计参数与制造工艺之间的协同。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工业建模与仿真技术等方面的应用优化了研发设计手段,促进了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
大数据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带动了智能终端为引领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1月至11月,我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8.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8%。
2018年,贵州省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其中,省工信厅通过“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专项行动”,重点实施一批专项,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推广网络化生产新模式,推动企业设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改造,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数字化建模与分析、智能化决策、智能化管理水平。
以上半年的数据为例,贵州省企业开展网络化协同制造的比例为25.0%,较2016年增长8.2%。同时,贵州省企业中实现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由2016年的11.9%提升至今年6月的17.5%,增幅达47.1%。
行业:融合发展形成示范
两个月时间,调研组和专家“足迹”遍布工业行业众多领域,他们脚踩泥土寻芳而去,寻找行业中“最亮的星”。
据介绍,此次调研工作重点是企业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应用,涵盖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现状及中长期规划,兼顾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及需求等方面,涉及装备制造、军民融合、电子信息、民族制药、化工、电力、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主要行业。其中:
——装备制造业方面,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集成控制系统对整个生产线的设备系统进行集中控制、调度及工艺程序优化,实现生产各环节的精准控制。
——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贵州达沃斯光电生产管理过程中融入数字化工厂模块以及MDC数据采集模块,结合可视化平台,提高产品流水线工作效率,优化企业管理模式;雅光电子实施大数据+智能制造,公司每小时产品产量提升了58%、优品率提升了33%、生产场地面积节约了46%、产线人员配置(每班组)减少68%,逐步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
调研组和专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从当前项目实施情况来看,一批标杆项目正在形成,有望成为行业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
据了解,2018年,贵州省获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1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2项,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2项,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4项,工信部大数据优秀解决案例1项,工信部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案例1项。
专家建议,贵州要进一步加快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
平台:价值链条跃升高端
目前,贵州省已初步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定的服务支撑能力,产业价值链持续向高端跃升。其中:
区域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贵州“工业云”公共服务平台正在迭代升级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作为全省推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的主平台、主抓手进行打造。
目前,该平台已形成云制造、工业品电商、物联网、云资源、增值服务、双创及专区服务7大板块,形成国家软件著作权5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
据介绍,该平台的建设运营单位贵州云网公司成立当年即实现盈利,三年来累计实现利润2000万元以上。同时,该平台获得国家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首批支持,成为全国仅有的四个面向特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项目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平台已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6万,生产设备联网接入平台2000台以上,提供工业软件及工业APP370款,汇聚解决方案和案例395个,累计完成成交金额超100亿元。
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引导并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和特色鲜明的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作。其中,开磷集团和振华集团成功获批工信部2018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以振华集团为例,企业规划建设了振华互联工厂网络集成创新应用项目,实现集团各企业内、外的销售、生产、运维、服务、管理、设计研发数据的采集和流转、各生产要素的泛在互联,为集团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服务。
专家认为,贵州要进一步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制造业与网络平台深化融合、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必然经历“三个阶段”,即:基础夯实阶段、点面突破阶段、整体跃升阶段。这过程可实施“七项重点工程”,即:网络基础夯实工程、平台培育打造工程、“万企登云用云”工程、产业引进培育工程、融合应用示范工程、先行先试创新工程、安全体系保障工程。通过引进、培育和打造“五个一批”(即:一批国内领先的平台、一批应用试点示范、一批应用解决方案、一批工业APP及应用软件、一批产品制造商及信息服务商),可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根据规划,到2020年,贵州省将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到2022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大数据时代,贵州工业与之深度融合正风生水起,朝着既定发展目标大步跨去。
(信息来源:贵州日报)